
产品分类
Products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是专业监测土壤水分、温度的智能设备,采用管式结构,内置多层传感器,可同时监测不同深度(如10cm、30cm、1m等)的土壤参数,最深可达2米。它基于频域反射(FDR)或时域反射(TDR)技术,通过测量土壤介电常数变化计算含水量,精度达±2%-3%。设备支持太阳能供电、220V交流电及锂电池,具备无线传输功能,可实时上传数据至云平台,助力精准灌溉、抗旱救灾及生态保护。
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集成了光学诱捕、图像识别、远程通信等技术,可24小时不间断监测农田虫情。设备通过特定光源吸引害虫,利用高清摄像头捕捉图像,并运用AI算法自动识别害虫种类与数量。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,结合环境参数进行综合分析,生成监测报告与预警信息。该设备提升了监测效率与准确性,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,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大田作物四情监测系统是集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,实时监测土壤墒情、作物苗情、病虫害虫情及气象灾情。通过传感器、摄像头、气象站等设备采集数据,经云端分析后为农户提供精准决策支持,如精准灌溉、施肥、病虫害防治及灾害预警。该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、精细化管理,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,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,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小麦赤霉病测报仪以智能化为核心,集成多参数气象监测与孢子动态捕捉功能。设备可实时采集空气温度、湿度、大气压等10余项环境数据,结合孢子数量变化,通过边缘计算模型实现病害风险秒级预警。支持从载玻带加载到成像回收的全流程自动化运行,配备超长专用载玻带,减少人工干预。用户可通过PC端或移动APP远程查看数据趋势图,把握最佳施药时机,助力小麦精准种植管理。
小麦赤霉病监测设备采用“气象+孢子”双维度监测技术,实现病害早发现、早预警。设备配备1200万像素显微成像系统,可清晰拍摄病菌孢子形态,支持自动识别种类。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环境数据与孢子信息实时传输至云端,结合AI算法生成防治建议,并通过短信或APP推送至用户。设备支持太阳能供电、北斗/GPS定位及远程升级维护,适用于大规模农场及科研机构,提升防控效率。
小麦赤霉病监测仪是专为精准防控小麦赤霉病设计的专业设备,集气象监测与智能孢子捕捉显微成像于一体。它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风速、风向、雨量、温湿度等气象要素,结合内置数据模型分析病害趋势。内置智能孢子捕捉装置可24小时自动采集、显微成像并上传孢子图片,形成动态数据库。设备支持远程控制与数据访问,为农户提供科学防控依据,减少农药使用,保障小麦产量与品质。
玉米大斑病在线监测系统是基于物联网、大数据与AI技术的智能农业工具,整合气象、孢子、图像数据,构建“采集-分析-决策”全链条防控体系。它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、风速等环境参数,结合1200万像素显微成像系统捕捉病菌孢子,利用AI图像识别分析叶片病斑,实现病害早期预警与精准分级,为农户提供差异化防控建议,助力科学防治、减少农药使用。
玉米大斑病监测仪是专为玉米大斑病设计的智能化监测设备,集气象监测与智能孢子捕捉显微成像于一体。它能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、风速、雨量等气象参数,并24小时自动捕捉病菌孢子,进行高清显微拍摄及图片数据自动上传。该设备支持多种工作模式,配备超长专用载玻带,可远程控制与升级维护。其应用实现了病害的无人化、可视化监测,提高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,为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。
土壤温湿度检测系统是精准感知土壤环境的核心装备,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温度与湿度数据,支持多层深度(如10cm、20cm)同步监测。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,搭配太阳能供电模块,适应野外长期部署。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云端平台,生成变化曲线与预警信息,辅助农业灌溉决策、生态研究及园林绿化管理。其防水防腐蚀外壳确保在恶劣土壤环境中稳定运行,是智慧农业与土壤科学的重要工具。
蝗虫在线监测站是集成物联网、大数据、AI技术的现代化设备,采用光诱(黄光580-620nm+红光640-680nm定时互换)与性诱(特异性引诱剂)结合方式,通过20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与AI算法自动识别蝗虫种类、龄期及种群密度,数据实时上传至农业大数据平台生成迁飞路径与爆发趋势模型。系统支持三级预警机制,当虫口密度超阈值时,自动通过APP、短信推送风险信息,并提供精准防控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