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
雷达水位监测站想成“悬空秒表”,它朝天发射一束微波,碰到水面立刻反弹,测出“来回时间”就能算出水位,全程不用碰水,却能把偷排、超排的蛛丝马迹变成数据铁证。这套“非接触术”正让环保执法从“蹲点闻味”升级为“云上看数”。
一、精准锁定“暗管”排放
城市污水管网深埋地下,偷排口往往选在夜间或雨天。雷达站被固定在检查井顶部,向下发射更窄波束,误差更小。当水位在数分钟内陡升时,平台马上触发“异常跳变”报警——这通常是某企业开泵偷排的信号。
二、双探头“接力”,算清“污量”
对入河排口,雷达常与流量计搭档:雷达负责水位h,雷达流量计同步测出平均流速v,系统按Q=v×A(A为过水断面)瞬时算出污水流量,精度达±1%。
三、AI模型,提前嗅出“超标”前兆
平台把水位、流量、雨量、周边泵站开泵记录一起喂给AI模型,自动学习“正常曲线”。若雨停后水位仍持续上涨,模型会判为“疑似偷排”并推送至APP。
四、恶劣环境也能“稳如老狗”
雷达站防护等级IP68,泡在pH=2的酸性废水中仍能连续工作;内置温度补偿,特殊温度条件下仍能保持精度。自带锂电池加太阳能板,可连续值守多年免维护,真正适合“暗管遍布、电源稀缺”的城郊结合部。
从“闻臭溯源”到“读数定罪”,雷达水位监测站用一束看不见的微波,让排污行为在数据面前无处遁形。下一轮环保风暴,它已是执法部门的标配“电子眼”。